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南郊小寨长安北路西侧,始建于晋武帝泰始至泰康年间(公元265—289年),隋初扩建,并改名为大兴善寺。距今约1600多年,是西安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。隋唐时代,长安佛教盛行,许多来唐的印度僧侣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法,著名的有那连提黎耶舍、达摩及多,以及“开元三大寺士”的善无畏、金刚智、不空等人。特别是不空和尚在这里广传法戒,并译佛教密宗经典500多部,成为著名的密宗大师。大兴善寺是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经场之一,也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起源地。由于历代劫难,寺内殿宇破坏严重,195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。1996年,界明方丈暨两序着手恢复昔日辉煌的密宗祖庭。现在寺内建筑群包括山门、金刚大殿、钟鼓楼、观音殿、方丈室等。1996年,界明方丈任团长率赴日访问团到日本进行佛教交流。泰国、台湾、香港、日本等都曾派代表团同界明方丈进行学术交流。大兴善寺法缘殊胜,环境清雅,鸟语花香,景色宜人,是佛教信众朝拜和中外游客休憩之圣地。